查看原文
其他

大大方方去恨,才能坦坦荡荡去爱

UM心理主笔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2-11-15
点击↑ 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,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

 
1
没人的时候,也背着自己,悄悄承认对孩子的恨。
 
今年冬天格外冷。床以外的地方都叫远方。
 
视频中,一个六岁小男孩正在吃早饭。妈妈在一旁催促:“赶紧吃,吃完了好送你上学。”男孩蹦跶两下,挖一勺酱油炒饭送进嘴里。妈妈继续:“快吃!吃完送完你,回来我才能吃。”男孩表示听懂,很配合又吃一口。
 
这是最常见不过的早间家庭场景。可妈妈最后补了一句:“活活儿冻死我吧。”声音不大,却充满了愤怒的克制。再看孩子,麻木地嚼着饭,一会儿眼睛又低了下去。仿佛怎么也不明白:妈妈吃不上饭要送我上学,这和她被冻死究竟有什么关系。
 
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位妈妈的恨意,直接符合温尼科特列举的“正常母亲恨孩子的十七个理由”中第四条: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。

 
如果我对这位妈妈说:“你恨你的孩子。”她不跟我翻脸才怪。因为她自己也很难接受一个事实——要去恨自己爱的人。单纯的爱或者恨一个人,都好办。要把两种情感放在一个人身上,同时不那么耗能地与之相处,这需要我们的人格发展水平更加趋向成熟。
 
相对健康的母亲敢于意识到和承认对孩子的恨,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收敛,并在大多数时间内保持平和的心情,照顾好孩子,也过好自己的生活。而另一个极端就是母亲把自己过的一团糟,以爱之名进行PUA,即:我的痛苦,都是你造成的——我吃不上饭还要挨冻送你上学,都是因为你。看我有多爱你。
 
这套表面逻辑完美自洽,但稍微一想就会发现:天冷、吃不上热乎饭身体会冷、孩子就是需要家长送去上学,这些都是现实;想办法改善或耐受就行了。

 
2
恨有助于树立边界感。
 
首先是区分幻想与现实。
 
前年夏天,我在一个极其炎热的城市经历了一次搬家,之后的一两天感到身体不舒服。于是我跟我的咨询师说:“这两天有点上火,搬家累的。”他轻描淡写地说道:“累了就是累了,不是什么上火。”那刻我突然觉得,是啊,累了就休息、喝水,为什么要给自己加戏?
 
这件在咨询中很细小的事情,会经常跳进我的脑海;一方面它提醒我从幻想中出来,解决现实;另一方面要思考“上火”是不是我潜意识的需要?它曾经帮我抵御了什么又成全过我什么,我是如何用它摆平过以往的关系的。
 
作家冯唐,也是协和的医学博士,他在采访中谈到,自己曾经为无法挽救病人的生命感到非常挫败:我有最先进的药,最准确的诊断,治疗时间上没有任何耽误,但,病人该死还死。
经过很久的斗争,他才接受这样的幻灭。
让愿望只是愿望,转身还要迎接现实。

 
再来就是搞清楚自己和他人。
 
表面上:你若安好,就是晴天;
暗处实则:你若安好,那还得了?
说到底,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边界不清晰——没办法把自己搞好,就把搞别人当己任。
 
如果实在弄不清楚,就从现实原则出发,看看吃饭、睡觉、工作赚钱、人际交往哪一项是不能相对独立完成的,就朝现实的方向努力;还可以看看自己在哪一项上更痛苦、更大程度受制于别人的反应,就在心理上努力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来。
 
顺便说一句:如果完全指望心理咨询能直接带给我们现实上的改变,这也是理想化的幻想。就像曾奇峰老师说的,精神分析只负责领悟,不负责到你家里监督执行;因为法律和伦理都不允许。
 
决定是否改变,是潜意识和意识的事情,最终还是自己的事情。

 
3
恨,让自己成为自己。
 
还有一种更纠结的状况:我恨你,但我更恨自己离不开你。
 
在我的朋友和来访者中,很多人都会提到小时候从父母那里要钱很困难很屈辱。据我了解,有的家庭确实经济条件差,也有的家庭不是普通的有钱,但大多数家庭负担一个上学孩子的基本开销不会成为问题。真不知道在钱上“难为”孩子,全国是怎么做到统一的。
 
这里不分析父母,而是去看,恨,可以让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心理上拉开距离。我们很难看到一对恋人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说:我恨你。因为恨必定伴随着否定、拒绝、推开。一推,就有机会自我独立,发展自己。

 
在电视剧《都挺好》中,苏明玉有太多恨,恨母亲过度偏袒,恨父亲唯唯诺诺,恨二哥无情欺凌。凭着强大的恨的力量,她毅然拯救自己。去超市打工、发英语课程传单挣学费,生活地辛苦却坚定。直到遇见他的师傅,也是她的老板蒙总以及男友石天冬,助推她真正升华了自己的恨,最终事业成功,生活开花。虽然过程有波折,结局有美化,但这股恨的能量迫使我们成为自己的返回舱,安全着陆。
 
当然,前提是在我们在早期心理发育过程中未遭受大面积毁灭性地破坏,即曾经感受过父母提供给我们的基本安全保障,包括心理的和生理的。如果没有,就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:深深的无力感。
 
这就是为什么在面临困境和恨的情感时,有些人能够化悲愤为力量,把自己经营的风生水起;而有些人在心理和现实上都过的捉襟见肘,尴尬疲惫。他们的内在重复经历着“我没有能力,还必须依附”的羞耻感和愤恨。如果这部分潜意识无法被识别,就还要受困其中;如果被提到一个成年人的意识层面来,TA就有机会为自己做点什么。一小步,也算数。
 
小改变不要看不起大成功,大成功也要承认走过的小碎步。


 
4
恨让我们真正走向爱。
 
我们要知道,无条件的爱,只可能发生在母婴之间,事实上还经常差强人意,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了。成人越早放弃这个幻想,对自己和关系就越具有积极意义。要求对方给与无条件的爱,就是对自己自由的直接损害。
 
网上流行说,对前任最大的报复,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。我大部分同意这个说法,说这话的人起码心理比较强壮。在法律和社会道德允许的情况下,尽管去折腾,折腾到独立。不过不是为了报仇,而是为了给自己更大的自由。
 
感觉自由的人,更容易吸引到高质量的爱。毕竟,遵守规则加上旗鼓相当,才是游戏好玩的严肃前提。
 
无论如何,让自己在“不依附就活不下去”的屈辱幻想中挣扎站起来,借由恨,去体验和忍受他人的爱不在场,唯此也终将跨越无力的部分,把关系制造出另一幅更高级的模样——两个都能自我满足的人,凑在一起商量如何更满足。
 
我知道这很难,但期待以亲密关系治疗创伤,应该更难。


5
无惧恨,优雅恨。
 
很多时候我们不允许自己恨,更不能向对方表达恨。觉得对方如果知道我们恨TA,TA就会受伤;或者担心对方会因此报复我们,因此就拼命压抑恨。我们宁愿自己被恨所攻击,也不愿意面对“是我伤害了你。”
 
心理的规律是:在一个地方压抑,势必在某个地方造反,而且这个造反通常很猛烈。这个猛烈程度如果在现实中对自己或别人产生很痛苦的影响,那么就成问题了。如果火候掌握得当,就是最美的风景。
 
就像冯唐,在文字里放荡,在现实中谦和。他母亲对此一语中的:“他的坏,都在文字里使光了。”有人可能说,这样是不是很分裂啊?相反这恰好是整合。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自己,还为别人带来愉悦,这多游刃有余啊。
 
别被自己的恨吓到。容许它浮现,能同时容纳自己和别人身上的爱与恨,这是人格发展成熟的绝对标志之一。
 
怎么优雅表达恨?
原则上不真正使用语言或行动攻击对方
操作上一是觉察,觉察后有利于做出更灵活有效的选择;
二是象征化表达,比如运动,我的来访者亲测有效;三是有条件找咨询师谈一谈。
 
总之,正大光明地恨,爱自己从此多了一条路。也将得到爱。


RECOMMEND
推荐阅读

为什么你对他越好,他越不爱你?

2020-11-27

你会过什么样的人生?人生脚本早就注定了

2020-11-22

《隐秘的角落》被忽视的真相:父亲缺位,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?

2020-11-04

什么样的女人,会让人觉得很有气质?

2020-10-27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